(川体在线8月19日成都讯)2020年7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发〔2020〕50号)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全省体育全产业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四川体育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市场更活,体育供给丰富多样,体育消费愈加旺盛。在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同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中,温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走出有温江特色的体商融合之路。
成都市温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俞元峰介绍说,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成都市新中心城区,是全国首批群众体育先进县和国家体育示范基地,分别于2014年、2017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和“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20年2月,温江区出台《温江区促进体育消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匹配1000万奖励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温江体育产业建设。涌现出新光天地成都、鲁家滩运动公园等一批“体育+”新消费场景,全区体育氛围日益浓厚。
坐落于温江光华新城“百亿商圈”核心区域新光天地(成都)项目,在商业空间中导入体育服务功能,提供运动休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等服务,商场内拥有“冠军冰场”“金强少儿篮球俱乐部”“ KKC卡丁车俱乐部”“SGYM健身游泳中心”等体育培训项目,及射箭、桌球、飞镖等近20余个体育休闲项目。体育类项目年营业额达4000万元,带动消费7500万元,成为温江区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商融合综合体项目,具有非常良好的示范效应。
新光天地(成都)体育服务综合体主要分为运动休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三大板块,依托这三大板块,年吸引参与者近10万人次,新光天地有何特色能够在体育消费中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运动乐趣的空间
新光天地(成都)在设计上,无论室内、室外、都以人的空间尺度为最大考虑,有温江本地的风情和环境特色,从水平空间到垂直空间,打造了众多让市民感受到运动休闲乐趣的空间。
(新光天地成都项目夜景图)
一是合理布局的楼层空间。
结合商场空间特点及各楼层主要消费群体特点,形成了负一楼运动休闲、一楼赛事活动、2—8楼体育培训的主要空间格局,从而成为别具风格的体育运动元素聚集地。
二是联动的外围空间。
新光天地旁有近1万㎡绿地空间,以特色斑马线与综合体相连,有效将市民“15分钟健身圈”与夜间经济消费圈相结合,成为无缝隙联动温江市民的运动休闲新地标。
专业的体育培训 多样的体育赛事
新光天地(成都)充分利用其超大的体量空间,将体育培训、运动休闲与运动消费相结合,配套运动零售商品、餐厅、SPA、康养等项目,打造全方位的运动、休闲体验空间打。体育培训特色项目“冠军冰场CHAMPIONRINK”,是国内首家专业冰场管理机构,首个商业冰场连锁品牌,中国滑冰协会(CSA)、中国冰球协会(CIHA)及亚洲滑冰协会(ISI)成员及冰上运动后备人才基地、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指定场馆,标准的比赛场地,可举办冰球比赛、花样滑冰等体育赛事项目,常年开展冰上项目培训课程。新光天地(成都)充分发挥其自身30年的专业体育运营经验,积极地与项目内体育营运商户交流合作,长期举办大型赛事活动。与四川金强少儿篮球俱乐部合作,常年举办“未来星计划少儿街头篮球赛”篮球梦想城3X3街头篮球挑战赛”等大中型赛事。此外,还常年开展青少年公益培训,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篮球活动氛围。
(赛事活动现场图)
在一楼欢乐大街等开放式空间里,还长期举办羽毛球比赛、极速动感卡丁车竞赛、冰球比赛、花样滑冰比赛、轮滑比赛、跆拳道竞赛等体育赛事活动。
(赛事活动现场图)
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同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上,俞元峰总结了三点经验做法。
一是、政企联动,打造“体育+”夜间消费地。
以政府为引导,遵守市场化运营原则。联合举办风筝节、篮球赛等大型活动赛事。其中,充分挖掘商圈与城市休闲公园连片打造的价值,将光华公园大草坪和新光天地(成都)整体链接,采取“官方活动带流量,商圈配套做消费”的方式,举办“2020点亮夜温江·Fun玩风筝节”,发布首份温江“夜生活”体育休闲指南地图,同步开展荧光夜跑、特型风筝表演、手工风筝涂鸦等多项互动活动,组织全区80余家健身房、搏击馆、瑜伽馆等,开展夜间公益健身课,3天时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发放商场优惠劵 200万元,促进消费 2000 万元,活动整体宣传曝光量超5000万人次。同时,依托温江区特有篮球IP,配合区政府《“温江·篮球梦想城”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商圈内企业举办“2020爱成都 迎大运,运动温江未来星计划少儿街头篮球秀”,吸引游客20万人次,促进消费 1500万元。
(赛事活动现场图)
二是、体商融合,构建市民健康休闲运动聚集地。
依托温江区发展“大健康产业”,新光天地(成都)有意识布局体育休闲、培训项目,拥有落地卡丁车、轮滑、篮球、等体育企业11家,促进了户外攀岩、射箭、桌球、飞镖、保龄球等体育休闲项目运营,目前体育项目总面积约13915㎡,今后将继续招引多业态体育项目,预计总面积达16415㎡,预计年营业达4000万元,进一步丰富市民体育运动需求。
(赛事活动现场图)
三是、坚持改革,打造体育小微企业孵化地。
新光天地(成都)始终坚持不断改革创新,依托30.9万平米商场和22层写字楼,重点支持以金强少儿篮球俱乐部、冠军冰场等市场知名的运动体育企业;联合区政府和区内高校,搭建微小体育企业创业平台,在租金、营销宣传及活动举办上给予大力支持,最终打造集体育运动培训、体育运动赛事举办、娱乐体验、运动商品、餐饮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体育商业综合体。
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中,温江已经走出了一条值得学习的道路。(成都市温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