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体育

互联网+象棋——为农民工搭建“以棋会友”新平台

2020-09-27 17:29:26 来源:川体在线 编辑:龙哓

川体在线9月27日成都讯(王江泓) 象棋历史悠久,在中国已盛行几千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象棋是唯一一项以汉字为元素的智力体育项目。象棋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流传至今,自古以来它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互联网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象棋也逐渐进入“互联网+象棋”新型发展模式,各大网络游戏平台、棋牌平台均加入象棋项目。作为第二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云健身)比赛项目之一,“互联网+象棋”这一比赛形式,为农民工搭建了一个“以棋会友”新平台。

工作之余,对弈几局缓解农民工疲劳

第二届农民工运动会(云健身)象棋项目负责人、四川省棋类协会副秘书长陈旭对象棋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据他介绍,1956年,象棋就作为正式体育项目举行了第一届全国锦标赛,之后进入全国运动会、全国智力运动会比赛项目;80年代,象棋与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开始面向海外推广,象棋项目也成为世界锦标赛、亚洲运动会、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经过60余年发展,上至国际国内的专业比赛,下到街头巷尾的娱乐活动,都能见到象棋运动的身影。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为象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象棋历来扎根于民间,由于不受时空限制,场地要求简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无论身处何地,工作之余也都会对弈几局,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

四川历来是农民工劳务输出大省,无论是川籍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朋友、还是在川农民工兄弟,他们的辛苦劳动都在强有力地服务着当地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生活服务等方方面面。农民工朋友作为社会贡献的主力军,关爱农民工朋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业温暖。象棋成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农民工运动会比赛项目,是最大限度关爱农民工朋友自幼养成的爱好,也是对具有“中国智慧”的象棋项目文化传承的体现,更是为广大农民工朋友搭建一个“以棋会友、增进友谊、加深联络”的交流平台。

线上比赛,对棋手行棋要求更高

象棋项目的传统比赛形式就是现实对弈,对棋手进行物理计时,一般选用加秒制和包干制,实行现场裁判,并根据比赛日程、人数采用特定的赛制记录各自积分,区分最终名次。正式比赛对场地要求、棋具要求,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格都有特别规定。

互联网的比赛形式,由相关单位开发的对弈平台,棋手只须在指定房间(比赛厅),指定台次按先后手就坐,采用系统电子计时,除了加秒制和包干制外,系统一般还多设置了一项“步时制”(即每步一棋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内行棋,否则作为超时判负),实行电子裁判为主、旁观裁判为辅的监局行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初来以来,网络(线上)象棋比赛成为主力军,但能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对网络稳定要求较高,对智能手机、PC电脑要达到基本熟悉使用。所以基于此,要求参赛棋手对互联网产品特别是比赛平台、走子的准确性,在有效时间内的行棋要求较高。

两者的比赛形式其实对参赛棋手水平发挥并无多大影响,主要是看棋手自身的棋艺水平,还有就是场景思维习惯,有些棋手容易接受现实对弈的真实感,有些棋手可能对网络对战的虚拟感不太适应,如果这样多少会影响对棋局的判断和思路。(完)